美国企业一季度财报将陆续公布,美企
有望
录得2018年第三季以来最佳季度表现,获利有望跳涨24%。
但上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14个月高位回落,令美元创下2021年最差单周表现。
即便
3月生产者
物价
指数(PPI)数据强于预期,录得九年半来最大年度升幅,也无法一举扭转美元颓势。
投资者现在等待美国将在本周二(4月13日)公布的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(CPI)。
市场准备从中细究关于大规模刺激支出正在
激发通胀的迹象。
分析师预估中值显示,3月CPI料将较去年同期增长2.5%,远高于2月的1.7%。
若CPI数据强劲,可能标志着在公共健康环境改善和政府大举注资之际,
经济复苏已开始导致通胀上升,或激发收益率再次跳升。
澳洲联邦银行(CBA)分析师KimberleyMundy在研究报告写道:“美元本周有
上涨的可能,强劲的美国经济数据,将凸显出美国快速的经济复苏与其他发达经济体停滞不前的差异。
”供应方面,由于
伊朗等产油国
增加
产量,
石油输出国组织(OPEC)
4月份日产量达到2517万桶,比
3月份增加了10万桶/日。
自2020年6月开始至今,OPEC成员国产量仅在今年
2月份出现下降。
伊朗和美国正在就恢复核协议举行谈判。
这可能导致美国取消制裁,进而使伊朗能够扩大石油
出口。
伊朗国家电视台此前报道称,伊美两国已达成协议,同意以交换囚犯以换取美方释放伊朗在其他国家遭冻结的70亿美元伊朗石油基金。
但美国周日(5月2日)否认有此协议。
根据油服公司贝克休斯最新数据,美国能源公司上周增加石油和天然气
钻井平台,导致总钻井平台数量连续第九个月增长,因油价上涨吸引了一些企业重新开展钻探。
然而根据上周五(4月30日)政府发布的月度报告,2月美国原油产量下降超过100万桶/日,降至2017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。
粤开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认为,近期人民币升值叠加海外流动性宽松,
外资布局A股市场的意愿有所增强。
此外,上周MSCI
中国指数季度调整正式生效,MSCI中国指数作为全球性的参考指数,受到国际投资者的广泛关注,在指数调整当天往往会引起
北向资金异动。
在市场整体向好的背景下,上周受到北向资金青睐的
个股多数实现上涨,其中加仓股数前十的个股全部上涨,涨幅最大的兴业证券上涨33.29%。
光大证券报告认为,近两周A股市场三大股指震荡上行,大盘成长风格显现。
从驱动力来看,主要是由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外资快速流入,并带动
核心资产上涨所形成的正反馈效应。
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,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说明外资对于A股的优质股票坚定看好,外资流入的方向依然是业绩优良的白马股,白马股的投资价值已经得到认可。
“从中长期角度看,在
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过程中,外资布局中国市场是大势所趋,进而加速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进程,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。
”陈梦洁表示,
北上资金的持续净流入不仅能够为市场注入优质的增量资金,还会使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进一步改善,专业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,有益于提升股票市场的稳定性,降低系统性风险。
另外,北上资金往往更加青睐于布局A股核心资产,基本面向好且业绩稳健的优质个股将持续受益,将推动股票市场的结构优化。